7 Comments
User's avatar
WangYe's avatar

我不认为现在处在第三阶段的时刻,因为按照《整合曲线》CR3依旧不到40%,完全不满足第三阶段的45%门槛。国内网络安全依旧在整合,但是因为需求端减少(市场机会和份额减少)导致知其安轰轰烈烈的整合被夹断掉,但是对于中小公司来说更是惨烈,更需要公司收并。但现在憋屈的是网络安全巨头在盈利放缓的情况下收购中小企业没有余力也不屑收购,甚至自己也想背靠资金雄厚的甲方,而其他行业巨头想补全安全能力一般是收购大型企业直接参股或购买,对中小企业没有什么太大兴趣。综上,国内网安中小企业处于一根筋两头堵的阶段,可能的结果就是自我消亡。

Expand full comment
oranKer's avatar

《整合曲线》这篇文章写于 2002 年,对当下国内网安行业依然有一定的定性参考意义,但在定量层面就没必要刻舟求剑地套用了。

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正如你提到的,是想说明:如果现状继续延续,大概率是中小企业乃至部分资金链断裂的大型网安厂商的继续出清。但从全行业角度看,通过并购而非清算来完成产能优化是更优的路径。

现在卖方的预期交易价格已经比较合理了,主要问题是买方的交易意愿不足,但这种意愿不足我认为更多是感性的、恐慌的,而不是理性的判断。

Expand full comment
WangYe's avatar

确实最近了解到北京知其安正在找买家,听说是卖不出去,对应你讲的买方意愿不足。我有一点不太明白,从我的角度来看买方应该是根据未来自身市场预期、卖方未来市场预期和互补性考虑的收购,一般来说是理性的接受或拒绝,为什么你认为更多的是感性的、恐惧的呢?希望解答

Expand full comment
oranKer's avatar

在宏观经济不景气、市场一路下行、大家普遍悲观的时候,捂紧钱包、不敢投资是人动物性的体现,这点我想不用再进一步的证明吧?

那为什么从理性角度看,大型网络安全公司现在应该积极推进并购?我先设定两个前提假设:一是这家公司未来不会转向混业经营,而是会持续聚焦在网络安全赛道(这是PE、VC等财务投资机构现在远离网安的原因);二是长期来看,它追求规模增长。

至于“为什么网络安全行业更适合通过并购而非单纯依靠内生式有机增长”,这是一个足够展开成独立一篇的话题。我对此持非常明确的肯定观点,这里就不展开了。

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时机。我的看法很简单:价格合适就是好时机。以及那句老话: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Expand full comment
WangYe's avatar

嗯,你站在的行业视角确实高,学到了,谢谢

Expand full comment
oranKer's avatar

客气,多交流~

Expand full comment
WangYe's avatar

不好意思,我确实有些刻舟求剑了,但是还是基于之前看过的网安上市企业市场占比才过50%(似乎)来判定的,巨头大而不强。

Expand full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