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苑雅集Vol. 49]B2B SaaS 初创公司第一位销售该怎么招?避坑指南来了
招错第一位销售,可能让你公司多走两年弯路。这篇文章讲透了 B2B SaaS 初创公司如何找到理想的首位销售——必须懂目标客户、有高管气场、有管理经验,愿意与创始人“绑腿跑”6-12个月,最终成长为销售团队负责人。
作者:Dave Kellogg
时间:2025年06月01日
原文:https://kellblog.com/2025/06/01/who-to-hire-as-the-first-salesperson-in-your-startup/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难接受,也和业内的传统观点背道而驰,但请耐心听我说。对于一家 B2B SaaS 初创公司来说,在招聘第一位销售时,我认为他们应该寻找这样的人:
是一个骨子里就是销售的人,销售的血液流淌在身体里。他们的第一份销售工作可能是在高中时做的,从字典、鞋子到汽车,什么都卖过。问他们“你最喜欢销售的哪一部分?”他们的答案应该是“赢。” 不是“流程”、“支持团队”,甚至不是“赚钱”,而是赢得交易本身。你要找的是那种将来可以成长为 CRO(首席营收官)、管理一个庞大销售团队的人,但在临退休前却愿意回归一线“拎包跑客户”的人——因为他们最初爱上的,是销售本身而不是管理。这样的人是存在的,去找到他们。
曾经卖过你目标客户群的产品。虽然很多销售技能是通用的,但如果你招一个已经熟悉你目标客户的人,可以节省 6 到 12 个月的培训时间。CFO、CRO、CHRO、CCO、CIO 和 CDO 是完全不同的角色;如果你是做垂直行业 SaaS 的,不同行业的客户差异也非常大。忽略这些差异不会让你的销售周期变短。法国人说得好,“vive la différence”(差异万岁)。理解并拥抱买家的特殊性,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当然,你可能会被“全能型销售选手”所吸引,以为他们能快速上手——他们或许真的可以,但你得花大量时间让他们理解你的客户画像,而且他们不会带来任何已有的客户或渠道关系。等你公司足够大,可以为这类销售建立完整培训体系时再说,但不是现在。
曾经做过与你当前单笔合同规模相当的销售。交易金额是衡量销售复杂度的绝佳代理指标。简单来说,一个 2 万美金的单子,比 20 万的简单,而 20 万的,又比 200 万的简单。你要找的是那种卖过你当前规模订单,而且还有一定上探能力的人。如果我在企业软件领域 30 年学到一件事,那就是:交易规模是观察要点。你要找的候选人,不仅卖过你现在的价位,还能想象出如何去谈更大规模的单子。绝不要招那种只做过 2 万美金单子的销售,然后让他来卖你 20 万的系统。他们会在学习大组织复杂、多决策人销售周期的过程中,丢掉大量机会——这种学费不该你来付。
具备与目标客户“上一级”对话的高管气场。
如果你的产品是卖给财务规划与分析副总裁(VP of FP&A)的,你希望这个销售能自然地和 CFO 坐下来聊一场。或者,如果你是卖给客服副总裁(VP of Support)的,那这个人应该也能从容地和 CCO(首席客户官)对话。这种特质很难量化,但通常被称为 气场、打磨度、老练、领导魅力。简单说,如果你无法想象这个候选人能和目标买家的老板坐在会议桌两侧,谈一场认真的业务,那就别招。他/她应该是平视客户老板,而不是仰视。具备一线销售管理经验。
这是我最有争议的标准,因为这一条就直接排除了所有还在做个人销售(IC)的候选人。你可能会说:“但这个岗位不需要管理啊!至少一年内他/她只需要亲自卖产品,为什么不能找一个早期、进取心强的销售?”
我理解你的想法。但问题有两个:
第一,IC 在气场和对话深度上,通常不如有管理经验的人;
第二,你即将为这个销售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提供一场世界级的入职训练营:未来 6 到 12 个月,他/她会和创始人形影不离,一起打每一通销售电话,一起写每一份方案,一起跟进每一笔交易。没有比这更好的销售培训了,而你不该把这么宝贵的训练机会浪费在一个只能独立卖货、却无法组建团队的人身上。你想要的是那种,在培训结束后可以自信说出:“感谢你的培养,现在我已经准备好去做我最擅长的事了——组建、管理并扩张一支销售团队。”
如果你招错了,你将面临两个烂选择:把这个 IC 提升为销售经理,赌他/她能胜任;
给他/她招个老板,再从头做一次入职培训,赌他们能合作,并且不会让这个你花血本培养出来的 IC 直接离职。
愿意在公司“过早期”阶段加入。
那么,问题来了:哪个理智的销售经理会愿意“降级”为一线销售加入你的公司?
答案是:那些看得懂潜力、相信你愿景、信任你这个人的人。他们知道,如果想成为你公司未来的第一任销售 VP,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先加入,做 IC,陪着创始人跑 6 到 12 个月,然后用实际结果赢下这个职位。没有捷径,没有替代路径。不存在“你们12个月后招销售总监时再联系我”这种选项——因为你那时候根本不会再招了。
这也是一个重要测试:这个人是否真的相信你的愿景,是否真的热爱销售。你想找的是那种人,当你说“你要不要拎包跑 6 到 12 个月,跟创始人一起去打单,然后赢下销售老大的位置?”他会回答:“当然可以,我就爱干销售。”
他还会说:“经历了这个入职训练营,再加上 6 到 12 个月自己亲自销售这个产品,我将会是全世界最适合组建这支销售团队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你的第一位销售,应该是那个**从履历上看加入得“太早”**的人,也应该是那个愿意和创始人“绑腿赛跑”6 到 12 个月的人。这就是这份工作的本质。
创始人和第一位销售,必须像绑腿赛跑一样同步前进
我并不是说要找到这样的人会很容易。但我确实找到了,而且我认识的其他创始人也做到过。这个想法也不是我一个人闭门造出来的,很多年前我和 Moveworks 的创始人 Bhavin Shah 聊天时,这个思路才真正成型。那之前我脑子里已经有一些零碎的想法,但那次对话让一切变得清晰完整。
支持这种招聘策略的最好理由,其实前面已经暗示过了:**如果你不这么做,会发生什么。**虽然这个方法听起来很难操作,但我见过太多公司陷入以下两种困境:
要么把一个 IC 销售硬推成销售管理者,远远超出了他/她的能力;
要么某天发现:你花了两年时间,给了一个根本不合适的人一场顶级入职训练,然后现在不得不从头再来。
所以,虽然我提出的方式听起来确实又难又麻烦……但你不妨好好想想:替代方案更好吗?